
在科技圈,谁都知道“新老交替”是个永恒的话题。最近,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在一档节目中,直言不讳地说:“我们的自动驾驶技术其实和海外差不多,差的只是算力。”这句话一出口,主持人杨国安顿时露出惊讶的表情,似乎没想到中国企业家会这么自信。
这背后,折射出的是一场代际认知的“代沟”。杨国安,60多岁,曾在腾讯、阿里、碧桂园等大公司担任高管,管理经验丰富,但面对中美在AI领域的激烈竞争,他的认知似乎还停留在“西方领先”的旧框架里。而李想这些新一代企业家,眼里看到的,是中国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。
要知道,过去我们习惯了“跟跑”——跟在欧美后面模仿,结果就是技术总是落后一步。如今,情况发生了变化。中国的自动驾驶技术、芯片研发、AI算法,都在快速追赶甚至赶超。李想说,国内的算力差不多了,差的只是算力的“硬件基础”,而这个基础,正是在国内企业的努力下逐步筑起的。
这让我想起一句老话:“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。”中国企业家们不再满足于“跟随”,他们要做产业的领跑者。去年,国内自动驾驶公司在测试车上实现了大规模量产,技术水平已不逊于海外品牌;芯片企业也在不断突破,国内芯片的自主可控程度逐步提高。
但问题在于,认知上的差距还在。有些长辈还固守“西方领先”的旧观念,觉得中国还在追赶阶段。而新一代创业者们,心里早已把“自主创新”当作信仰。他们相信,只有技术自主可控,才能真正掌握未来的主动权。
总结一句话:时代在变,认知也得跟上。中国科技的崛起,绝不是空喊口号,而是实打实的技术突破。只要心怀信念,脚踏实地,未来的中国科技,不再是“追赶者”,而是“领跑者”。
盈辉优配-线上配资股票-实盘配资开户-股票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